
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WU ZHONG SHI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WU ZHONG SHI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14日
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WU ZHONG SHI REN MIN JIAN CHA YUAN
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离退休干部家庭为镜头,深入到离退休干部当中,通过追忆离退休干部奉献宁夏的光荣历程,纪念和感谢老同志们为宁夏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以老前辈为榜样、为标杆,激励广大在职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到自治区“三大战略”,为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宁夏再做贡献。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及民政厅、文化厅、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不忘初心60载,携手迈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全区离退休干部文化艺术节的通知精神,现将我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整理审核、推荐上报的两对“金婚夫妇”事迹按照领导批示予以刊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无论你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或者落魄,家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一个爱家庭的人更爱单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两位老前辈50多年守望相助、逆境坦途,不忘初心、履行承诺,为我们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了标杆,请大家共勉!
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2018年7月10日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汉喜同志“金婚夫妇”事迹
党 旗 下 的 革 命 伴 侣
---回忆50年伴侣的生活历程
刘汉喜(吴忠市检察院退休干部)
盛秀玲(吴忠市档案局退休干部)
1968年5月1日,一个坚毅的革命军人和一个朴实的基层女干部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结合到了一起。从此我们在党旗下,相互鼓励,风雨同舟,一同走过了50个春夏秋冬。50年的伴侣生活,是伴随着我们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上繁荣昌盛之路的50年。
我们俩人都是孤儿,都是在党的关怀和资助下完成学业的,都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走上革命道路、获得幸福人生的。我们对苦难的儿时经历不堪回首,我们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相识相伴。因此我们由衷地感谢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紧紧追随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并自愿为党的事业和祖国的崇高利益去赴汤蹈火。这个信念从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与满腔的热血一起激荡了半个世纪,而且至今依然鲜热滚烫。
1968年的婚礼是朴素简单的,新房就设在办公室,桌椅、板凳都是现借的,前来贺喜的多为领导、战友,招待也仅限喜糖、花生。婚礼上虽然没有现如今的一切奢华,但有一样是现在没有的,两人要向新房正中的毛主席像三鞠躬,并庄严宣誓:要革命一辈子。看似生硬,却也浪漫,婚礼上,我们在领导、战友的鼓励下一起即兴赋诗一首:“对对红烛庆芳华,革命伴侣组成家,党的雨露滋润好,一树新叶开满花”。共同歌颂党、歌颂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的新生活。
我们是一对相互勉励的模范夫妻。50年来,我们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中一同走过的。结婚后,我们分居两地6年,我在部队,妻子在甘肃静宁工作。我们经常写信互相勉励对方努力工作,共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多做贡献。在妻子的鼓励下,我负责的军械工作被兰州军区多次评为先进单位、示范单位,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并被选为兰州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妻子也多次被甘肃省平凉地区评为先进工作者。转业后,妻子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了做饭、带孩子等一切家务,鼓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为工作业绩突出,1988年我被评为自治区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中国优秀检察官”荣誉称号,199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妻子也因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吴忠市先进工作者。
我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模范夫妻。50年来,我们自觉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经常在一块看书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认真学习各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经常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人生价值问题,先后留下学习笔记20多本。我每一次准备党课内容,妻子都是我第一个耐心听众和场外指导员。我们一致认为: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好、个人才能好。每个有责任的中国人都应当分外珍惜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自觉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安定团结、影响改革开放、阻碍发展大局的人和事物。
我们是一对患难与共的模范夫妻。婚后,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在甘肃静宁,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我把几乎全部津贴都按月寄给她,帮助她在当地请了个小保姆,每次都利用仅有的几天探亲假,帮助妻子修缮房屋、买煤、囤积蔬菜,置办生活必需品,节奏往往和打仗一样紧张。一次,我意外发生工伤,妻子获悉后,不顾长途晕车马上千里迢迢赶到部队照顾我,直至我伤势痊愈。我不到60岁满口牙就坏了,两年多时间里妻子陪我拔牙镶牙,几乎走遍了吴忠、银川的各大医院。吃不成硬食物,妻子就给我专门做软的,想尽办法照顾我。1995年妻子被自行车撞了,脑颅受伤伤势比较严重,我就每天守护在医院里。家里没有冰箱,护理需要冰块,我就四处求助,到处求援,在我和子女的精心照料下,妻子很快恢复了健康。
我们是一对有理想抱负的模范夫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在职工作30多年里,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是单位的骨干力量。现在退休了,我们还想继续发挥晚年余热,继续为单位和同志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2年,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鼓励下,经过推选我担任吴忠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一职。作为支部书记,我认真履职,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市检察院的离退休干部学习讨论,主动把党的各项政策内容传达给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先后组织10余次学习观摩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文章3篇。2014年,吴忠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的荣誉称号,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妻子在退休之后,也担任单位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关心贫困家庭,先后参加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小区绿化、物业管理方面积极献言献策,为贫困儿童、贫困家庭捐献衣物40余件,成为广大小区业主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我们是一对感情不断升温的模范夫妻。2003年中秋是老伴57岁生日,漫步在月光下,我们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结婚后风风雨雨、踏实忙碌的工作生活,越回忆越觉得幸福、甜美。在激动之余,给妻子送诗一首:“患难饱尝情一缕,越过数年方可思,一块到世同船渡,情涛三江富有余”。近10年,我们夫妻俩人年年都出去旅游,一览中华大好河山、细观祖国沧桑巨变。我们先后去过祖国的宝岛台湾,聆听过“天涯海角”的涛声;我们矗立在“鹿回头”,追忆过许仙白娘子的美丽传说;我们登上万里长城,赞叹过山海关保家卫国的枪炮呐喊声。我们50年的婚姻,是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走过来的婚姻;我们50年的婚姻,是靠信任和智慧不断经营的婚姻;我们50年的婚姻,是靠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升温的婚姻。少年夫妻老来伴,50年来我们相互扶持,谁也离不开谁。现在,我们身体都很健康,我们一块看新闻,一块锻炼身体,一块去看升旗,一块去旅游,一块去买菜,一块去看电影,一块给孙子辅导作业,生活中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
岁月如梭,转眼结婚50年了,当年的纯真少年,现在已是满头银发,在追忆往事中有多少壮志情怀不断涌上心际。50年来,我们爱党爱国,为党的事业默默无闻的努力工作,为圆满完成每一项工作而幡然欣喜;50年来,我们休戚与共,为家庭的冷暖温饱默默操劳,仔细品尝着生活的每一天甘苦;50年来,我们养育了子女,教育他们永远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永远做一个懂规矩、讲诚信的好人。我们50年婚姻生活,就是千百万共产党员家庭的集中写照。回顾50年的生活,我们觉得无愧于心,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半个世纪前我们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
全区离退休干部“金婚夫妇”征集表
报送单位: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填报时间:2018年7月2日
| | | | | |
本人姓名 | 刘汉喜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1.8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民族 | 汉族 | 身体状况 | 健康 |
配偶姓名 | 盛秀玲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46.8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民族 | 汉族 | 身体状况 | 健康 |
联系方式 | 13519531529 13895268826 0953-2058668 | ||||
家庭住址 |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盛世开元小区5号楼1单元4楼西 | ||||
个人事迹 | 我祖籍黑龙江,1958年参军来到宁夏,老伴祖籍天津,1963年支援大西北到甘肃,1973年调到宁夏工作。我们俩1968年5月1日结的婚,现在正好50周年。我们的成长、革命的伴侣生活,是伴随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上繁荣昌盛之路的50年。在部队工作期间,我的军械工作搞得好,立了3次三等功,并选为兰州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我转业到吴忠市人民检察院后,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业绩突出,1988年被评为自治区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中国优秀检察官”荣誉称号,199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老伴工作也很出色,在甘肃工作期间,被甘肃省平凉地区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吴忠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吴忠市先进工作者。我俩2001年同年退休,人退休但心没有退休,通过选举,我当了吴忠市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离退休党支部2014年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老伴也是吴忠市档案局离退休党支部委员。我俩还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关心贫困家庭,先后参加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小区绿化、物业管理方面积极献言献策,为贫困儿童、贫困家庭捐献衣物40余件,成为广大小区业主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
注:1.报名表需加盖单位公章。 2.此报名表可复印。
省部级劳模获得者汤捷同志“钻石婚夫妇”事迹
不忘初心六十载 携手走进新时代
一对钻石婚老人的心声
汤 捷(吴忠市检察院离休干部)
朱莉娟(吴忠市回民中学退休教师)
一、平叛乱匪、开荒生产、学习文化、维护治安
1950年春,我由驻在兰州的二兵团警卫营调防到宁夏固原王洼镇的骑兵第二旅(师)第二团,部队当时的任务是剿匪、开荒生产、维护社会治安。1951年骑二团改编为宁夏骑兵独立团,团部住在吴忠小寨子,部队分驻在中宁、中卫、同心、灵武、宁朔(青铜峡)、永宁一带。部队增加了扫除文盲,向文化大进军的新任务。1955年,部队搬进了自己施工建造的青铜峡余家桥营房。由于我在宁南平叛剿匪中战斗勇敢,冲锋在前,在开荒生产中参加生产突击队,披星戴月去开荒,两手血泡不休息。在扫盲学文化活动中,本职文书兼教员,更是职责在肩,自编教材,推广经验;还经常主动替学员站岗、放哨,让学员有更多时间学习,耐心辅导受到大家好评。由团报宁夏军区还推荐为“特等工作模范”,荣立一等功,出席了宁夏军区召开的英模代表会。
二、战地姻缘情深义重 鼓励丈夫平叛建功
1958年4月部队改编为骑兵第一师第四团,奉命赴甘、青、川、藏区平叛。冬天,部队在甘肃临安癿藏休整,经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团长周昌举及其夫人李桂珍介绍与北京支宁青年朱莉娟结为伴侣。婚后不到一个月,部队开赴战地,继续执行平叛任务,新婚妻子又回宁夏工作岗位上班。平叛期间,她经常写信鼓励、安慰我,家庭、老人、孩子由我照看,你安心平叛,肃清顽匪,保卫藏区人民的安全。我对她的每一封来信都认真阅读,得到安慰、受到鼓励。在长途奔袭中,部队连续8天昼夜行军,所带粮料早已吃光,人缺粮,马无料。因天连续下雨,棉裤两腿都湿透,人困马乏,仍然坚持行军执行平叛任务。在原始森林搜剿、爬雪山,过沼泽地,合围战斗中,表现出战斗勇敢、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被评为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
三、刻苦学法秉公办案 夫人助力战胜困难
1970年,部队由骑兵改编为陆军201师进驻宁夏,团部驻宗别里,师部驻八号泉,部队任务是钻山挖洞、保卫边防、守卫贺兰、保护宁夏的建设生产。1980年我转业到银南地区检察院,先后在经济检察、法纪检察、刑事检察、纪检组工作。刚开始思想上有压力,老伴对我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家里的事你不要管,好好学法,只要肯学,肯定能学好。”很好地完成任务是压力,也是动力,老伴的助力更增强了自信。那时检察院人员少,案子多,专门学习的时间是没有的,只能边办案边学习,白天办案晚上加班学习。我刚到检察院第三天就参与办理了青铜峡叶盛粮库被盗案,因为严打,这个案子已经过了13天,再有17天就得结案,接案后抓紧时间,提审被告、讯问证人、写起诉书、公诉词……夜以继日眼熬红了,人瘦了,但我按时出庭,办结案件。紧接着只用8天时间办结了盐池李某某杀妻案。由于认真学法,秉公执法,所办案件公正无误,曾被检察院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区检察院召开的检察系统先代会。
四、三十载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一辈子身传言教立家规
老伴热爱教师工作,非常敬业。开始在东风教小学数学、语文,后来到东风中学教物理、音乐,还同时教初三毕业班和高一、高二(毕业班)化学,不管教什么课都认真负责。给高二毕业班教化学时,由于资料少,学校小,没有教研组,只好一个人埋头钻研,天天备课到夜里,从来没有请病假,就是下雨骑不了车,也是提着鞋光脚跑到学校,不会耽误上课,常常是缺什么老师她就教什么课。1979年起,要求开设英语课,没有英语老师,已经37岁的老伴走进了“吴忠市英语老师培训班”,所有时间、骑车、做饭.....都在背英语,一个人教会全校的英语,后来情况好转,一人带4个班,再后来专业老师多了才教2个班,班多学生多,作业本几大摞,把作业本改完怎么也得晚上7点后下班回家做饭,吃完已经9点多了,学生作业错误多要到办公室在老师指导下重做,学生缺课要给补课,期末复习常给学生无偿补课,外班学生也常赶来听课,当学生考出好成绩时,心里感到一切辛苦,一切付出都值得。校领导和同志们也经常选她先进,给予奖励。现在她的学生中有的人也已成为英语教师,有的是企业骨干,有的是领导干部,更有趣的是有一家人祖孙三代都是她的学生,真的也很自豪。
由于夫妻二人都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从小就锻炼着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生活尽量自理,但对他们要求严格。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管束,让孩子们懂礼貌,讲礼仪,遵纪守法,扎实工作,每一个孩子都很孝顺,让人欣慰。
五、离岗不离责 坚持天天学 传播正能量 歌颂新生活
我俩于1990年、1997年先后离休和退休。我们每天坚持阅读吴忠市老干部局、市检察院、工会给订的“文摘报”、“吴忠日报”、“宁夏法治报”、“新消息报”及“老同志之友”等等。我还曾参加书法班学习书法,老伴被聘请到老年大学教英语,她认真教学,自编教材,学生反映很实用,教唱歌曲,排练节目,活跃在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她右脚骨折,坐轮椅去上课,十年间只请过两次假,给学生编教材,印讲义,排节目,加班加点完全是义务的。她还和银川一中的英语老师陈新爱合作,将14首中国民歌译成英文,希望懂英语的朋友喜欢并演唱,进而推广,让外国朋友都喜欢,为文化交流贡献一点力量。她还在老年大学美术班学画画,我俩曾合作过,她画牡丹我写字,几次参加展览,受到同事,朋友的青睐。
我离休后在检察院的安排下,两次给全院干警讲述平叛剿匪战斗故事,讲述抗日战争,日军侵略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应“特战旅”的邀请,在老伴的陪同下,给特战旅新战士讲述新四军第四师(特战旅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淮北建立根据地,反扫荡打日军的故事。我俩还接待了学校“小记者”和网易网站的记者到家采访,老伴还陪我到网易直播是做直播访谈。
我俩共同撰写了“金婚忆事”,回顾五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艰难创业的往事;撰写了“牢记历史,警惕日本侵略野心”;撰写了“黄河在吴忠增辉”赞颂黄河坛,黄河楼,两馆一中心雄伟壮观,宁夏吴忠不断快速发展的现实;撰写了“老年大学”“老饭桌”“晨练”,宣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不忘初心六十载,携手走进新时代,回忆往事。我们是为宁夏建设发展做了一点贡献,可是党和宁夏人民却给了我们更大的快乐和幸福。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宁夏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传播正能量,发挥光与热。
省部级劳模获得者汤捷同志“钻石婚夫妇”事迹(附件)
少小从军新四师,想念旧部寻无迹
金婚之年遇巧事,欣喜找到老部队
早在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在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的领导下,在淮北建立抗日根据地,师部驻在安徽怀远县龙亢镇,师后勤部就住在我们村,财政科长程琳,副科长高贤能,干事陈生贵住在我的二妈家。部队在那里打日本、平匪患、打击日军扫荡、破坏敌占区交通、袭击日本据点、保护居民安全,受到人民爱戴,我更觉得这个部队对我好,对人民好。一天我放学回家见到部队走开了,我背着书包追过去,就这样当了师后勤部的勤务兵,那时日本兵经常外出扫荡,国民党部队骑八师也来袭击,部队在皖北、苏北一带打游击战,住无定址,大约经过半年,我因年龄小,又回家上学了。以后我经常想念老部队,想念这个部队的领导和战友,曾打听多次寻找也无下落,时隔70多年了,到哪里去找呢?
2016年正月初三,儿子开车拉着我俩到了黄河边,我说到余家桥我们当年的营房看看,正巧儿子有个同学是部队某支队负责人,随派政治部干事王风刚领着我们参观,刚进营房,远远看见墙壁上书写着“雪枫旅”三个大字,我好奇地问王干事,为什么叫雪枫旅?王干事耐心地解释说,这是当年彭雪枫师长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传承下来的特战旅,所以又称雪枫旅。当我们走到军史馆看见彭雪枫铜像时,我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鞠了三个躬。王干事不解的看着我,我拿出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对他说:这枚纪念章是部队发给的,他才知道我就是新四军第四师74年前的老兵。
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们住过的老营房里找到了我朝思暮想的老部队,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遗憾的是当年的指战员都已经不在了,这件事在部队内外一时传为佳话。(很多人为我庆幸)
后来特战旅政治部约我去部队给新战士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建立根据地、抗击日军的故事。特战旅政委魏银建,营长刘进,政治部陈萌、王风刚多次到家看望我们,我感到高兴和快乐。
全区离退休干部“金婚夫妇”征集表
填报单位:吴忠市人民检察院 填表时间:2018年7月2日
本人姓名 | 汤捷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28.7 |
政治面貌 | 党员 | 民 族 | 汉族 | 身体状况 | 一般 |
配偶姓名 | 朱莉娟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42.1 |
政治面貌 | 群众 | 民 族 | 汉族 | 身体状况 | 一般 |
联系方式 | 0953-2123925 18795131028 | ||||
家庭住址 |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A区西15号楼3-1-1 | ||||
个人事迹 | 汤捷,安徽省怀远县人,1949年8月参军,先后在二兵团警卫营、骑兵第二旅二团、宁夏军区骑兵独立团、兰州军区骑兵独立团、骑兵第一师四团、陆军二十师五十九团,任战士、班长、文书、助理员、会计、参谋、政治干事。参加过开荒生产、平叛剿匪、社教、支左,曾被评为特等工作模范、卫生工作模范、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多次,还在甘肃省临夏自治州社教时评为“四好队员”,在刘家峡水电工程局支左时评为“五好军代表”,1980年转业到吴忠检察院,1990年10月离休。 朱莉娟,吉林长春人,1956年在北京随父母支宁到吴忠,先在吴忠人民医院当文书,后在东风小学、瓜儿渠小学、吴忠三中、吴忠回中任教,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
注:1、报名表需加单位盖章
2、此报名表可复印